一、消费者在哪里?
与耐用品更注重用户口碑不同的是网站推广,消费者在选择快速消费品时更侧重于娱乐和体验,买一瓶果汁或一支牙膏,显然与买一个手机或电饭煲不一样。假设一个办公室白领在午餐后闲着无聊,找一些肥皂剧来看,发现传统的电视剧节目时间太长,在午休时间里看不完,便随意逛逛视频网站,无意中看到一个叫《嘻哈四重奏》的网络短剧,一集不到十分钟,而且内容轻松搞笑,剧中人物还能与自己的工作状态产生一点共鸣,便开始喜欢剧中植入的“康师傅绿茶”,第二天就在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一瓶,权当对自己辛苦工作的犒劳。康师傅植入的《嘻哈四重奏》平均每集约500万人次点击,比一些电视剧的收视率还要高,产品在该剧热播的期间销量上涨10%。所以,在做网络营销之前,快消品企业首先应该分析目标消费群体的网络行为,方能有的放矢,消费者可能因为接触到一个有趣的网络活动,或是在玩游戏的时候看到一个植入的品牌,就触动了消费的欲望,如果一个销售口香糖的企业到老年论坛去发帖子,这显然无法接触到自己的目标消费者,而精准(Accurateidentification),则是网络营销的重要原则之一。
二、消费者喜欢做什么?
知道了消费者在哪里,快消品企业必须明白网民们喜欢干什么。
可口可乐曾策划了一个“在线宴请飞轮海”的活动网络推广,参与活动的网民可以上传自己的大头照,通过简单的图片处理工具,可随意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随即可在网页上生成与飞轮海一起用餐的三维视频,网页还提供链接、发布到博客空间,完成与好友的分享与炫耀。这种营销手法利用粉丝群体喜爱的方式做出创意,于无声中使植入品牌更加人性化,更加深入人心。此乃互联网营销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互动(Interactive),早前玫琳凯的在线DIY化妆,可爱多冰激凌策划的网友歌唱大赛等,都是对消费者成功“攻心”的体现。
三、如何掌控舆论方向?
快消品企业必须及时把握互联网上的风吹草动。网络营销三鹿的分崩离析,起初就源于网络上的一些投诉帖子,很快事件进一步扩大,“三聚氰胺致肾结石”的消息经网络媒体传遍大江南北,以致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企业品牌形象全军覆没;反观近期的圣元奶粉,面对“早熟门”事件及时在网络媒体上发表声明,坚持自己是无辜的,后经权威部门发布报告证明圣元无过,危机警报随即解除。从这两起案例可以看出,快消品企业必须对网络言论进行快速反应,对正面信息可通过博客、微博等扩大传播,对负面消息则应及时处理,消灭在萌芽状态。舆论是可以被引导的,在2008年奶粉行业大地震之后,很多企业成立了网络公关部,一些企业还聘请了网络公关公司,目的是遇事要做到及时反应、准确处理。这即是互联网营销的第三个原则——借助事件即时对话(Instantconversation)。
信息网址:http://www.khcha.com/ziyuan/view13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