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时,他一边在印度管理学院攻读物理学和管理学,同时在一家美国公司的电池厂当经理。20岁进入哈佛商学院攻读MBA,随后攻读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网站推广,普拉哈拉德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1976年,普拉哈拉德提出,公司必须不断平衡全球一体化与满足地区需求间的关系,在这个观点推动下,跨国思想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10年后的1987 年,普拉哈拉德与人合著出版了《跨国公司的使命》,使这一思想达到顶峰。
1990年,普拉哈拉德的《核心竞争力》对商业界产生了震撼,从那以后,“核心竞争力”成了《哈佛商业评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几乎所有商界巨头都成了他的门徒,其中包括比尔·盖茨、巴菲特、乔布斯、威尔奇这些明星CEO。
1994年,当美国公司在日本公司的竞争打压下节节败退时,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出版了《竞争大未来》一书。他们认为,佳能、丰田和索尼通过制定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宏伟目标,并且激励员工完成这些目标,从而打败了强大的对手。
2004年,普拉哈拉德在《网络推广金字塔低层的财富》一书中指出,穷苦人民应该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绝大多数全球消费型公司注意到了他的建议,并依次开发适应全球50亿贫困人口的产品。
同一年,《消费者王朝》出版,《消费者王朝》也代表了普拉哈拉德战略思想的所有精髓,即,产生新的认识,创业者不应该让有限的资源束缚住手脚,也不应该因为根深蒂固的偏见而无视革命性的改革。
2010年4月16日,普拉哈拉德因病去世。《商业周刊》对普拉哈拉德的评价是,“普拉哈拉德强烈的好奇心意味着,他的商业见解不仅新颖而且还在日臻完善。他钻研了大量有关国家兴衰、语言传播以及盐、烟草和鳕鱼等日用商品的发展史的著作。他对历史地图和鸟的迁徙模式非常着迷,因为从中可以看出不断转变的全球生态学的发展线路。”
在《消费者王朝》中,普拉哈拉德向那些根深蒂固的工业时代的偏见发起猛烈进攻。
我把他视为微创新之父,因为微创新的原点就是来源于普拉哈拉德:是用户体验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在多年前,普拉哈拉德就发出警告,要重视消费者的力量,很遗憾,却没有在国内获得大的反响。在书中,普拉哈拉德发出预警:“公司中心”型创新方式已经消亡。相反,网络营销消费者正凭借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公司必须建立新的组织架构。
可怕的创新“偏见”:忘掉工业时代吧
现在是数字时代,但是工业时代的价值观仍在起作用,在普拉哈拉德看来,这就出现了一种似乎矛盾的悖论: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但却拥有较低的满意度;高层管理者具有更多的战略选择,但却只能产生较少的价值。
这种尴尬让许多人开始去审视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体系。在过去一百年时间里,虽然上述体系一直能够很好发挥作用,但是现在更需要新的价值创造参照体系。
信息网址:http://www.khcha.com/ziyuan/view14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