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化营销的八大经典错误一
客户查询网整理 发布日期:2014/5/27 0:00:00

无疑,未来一切皆网络!电子商务渠道逐步将成为企业的标配。那么,就此标配而言,社会化营销是不是标配呢?众口不一!2010年,社会化媒体——微博快速发展,成为门户的标配网站推广。由此企业社会化营销再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在这个时代,我们能听到的反对企业社会化营销的声音全部来自一些“聪明的”企业,他们习惯于用ROI评价营销结果,用KPI管理团队。就直接的看得见的“结果”而言,社会化营销绝对是“失败的”,在总体销售渠道的占比是“微乎其微”的。而对于企业的社会化营销团队管理而言,KPI是难以量化的,或者说即使量化考核也是难以与实际结果挂钩的。按照上述逻辑,“聪明的企业”的结论必然是:我们不需要社会化营销。

  “聪明的企业”也会有对社会化营销眼馋的时候,网络推广他们花了大把大把的真金实银去购买形象广告,可是眼睁睁身边就有一些大佬凭个个人博客或者微博不经意说几句话就让全国人民认识了。譬如万科的王石,华远的任志强,SOHO的潘石屹,蒙牛的牛根生,更不用说本身就是互联网人士的马云、李开复了。去年发生了一个全国人民都知道的3Q大战,一位名叫周鸿祎的人竟敢叫板腾讯,他没上过春晚,凭着几篇博文弄得马化腾手忙脚乱,于是全国人民都认识他了。这,也是社会化营销。

  由此看来,“聪明的企业”的社会化营销一定是出了问题,究竟是哪些问题?我们来数一数,分析一下:

  1、将润滑油当燃油使——把社会化营销当做广告或者拉单手段。

  Fore See Results刚发布了一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调研报告,只有3%的英国在线假日购物者(美国的数字是5%),主要受社会化媒体影响而访问顶级零售网站。

  须知道,社会化营销,结果是间接的,企业越大案值越高就越间接。社会化营销的目的是建设品牌或者口碑,而不是直接卖货。

  通过社会化媒体,客户想知道的是产品的使用结果和评价,客户来社会化媒体的目的是跟其他的消费者沟通,询问真实的消费体验,而不是来看广告。社会化媒体最不缺的就是广告。

  2、关公唱出秦琼调——本色演出,忘记社会化营销的网络营销主体是企业而不是营销者个人。

  无论社会化营销的操办者是企业的老总还是职业操作者,经常会忘记自己在社会化营销中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企业。你可以被人误解为虚伪——例如牛根生代表蒙牛为三聚氰胺奶事件向公众道歉,但是你绝不能本色演出——例如王石在512汶川地震事件中与网友争辩。

  一位在社会化媒体上本色演出成色鬼的老总,一位在社会化媒体上矫揉造作本色演出成花痴的品牌经理,他(或者她)的公司怎么能够被客户接受?(当然,特定行业除外。)


  
信息网址:http://www.khcha.com/ziyuan/view13896.htm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