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互联网时代早已深入人心
客户查询网整理 发布日期:2014/3/22 0:00:00

  摘要:微博推广如此火热,在做微博推广的过程中,肯定会回过头来再次思考,微博为何广受欢迎? 微博受欢迎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微博的出现其实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更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微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沟通工具,是一种介于人际对话互动和广播之间的媒介工具。

  “零时间”提供了一个满足个人碎片化倾诉与沟通的新空间。微博关注与被关注的不对称人际关系加之独特的广播式信息流动模式,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用户在140个汉字之内更乐于记录与分享观点,发布新鲜事,发布新想法,发布新情绪,而不需要就一个情绪、一个灵感去编辑一个标题,一段经过加工的文字发表一篇文章。

  人人都是信息传播的驱动力。在微博中,传播的主客体的区分不再重要。传播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是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为一体的。每个微博用户既是信息的创造者, 同时也收到来自所关注的人的信息成信息接收者, 同时对于接收到信息通过转发功能传播给粉丝。微搏充分体现出 Web2.0 信息聚合与共享的原则,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 同时也是传播媒介, 每个用户都成为了微博信息传播的驱动力。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体现出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个性化。

  碎片化信息可汇聚成新型的话语权虽然微博的信息是碎片化的、零散的,存在很多无用信息,容易导致信息泛滥,但是,一旦这些单独的只言片语和某个大家关注的事件相关联, 信息制造者就成为目击者、知情者、经历者、评价者。当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个主题下集中, 就可能汇集成事件流、思想流,大量积聚后成为热门话题,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话语权。这 种话语权强调复原事实真相。“事件流”是很多人参与的会话,参加者分散于世界各地,他们中间有亲历者,有分析者,也有提供背景或者支撑性知识的人。当信息、观点、知识聚合后,这就有了复原事实真相的力量。在微博中没有“头条新闻”,只有碎片新闻流,而大量的相 同新闻关键词则让这个话题成为焦点话题。另外,微博的这种碎片化、离散性的信息中大多数都包含着用户的附带的情感元素,可以被提取出来并加以聚合,就某一话题进行跟踪,有时还可以发现人们埘某个话题的整体情绪。

  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微博通过个性化定制信息源以及对于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又制定了信息流动的新秩序,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首先,人人都可以制定个性化的信息源。每个人对信息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海量的信息确实会增加每个人寻找对自己有用信息的成本,微博的关注功能帮助人们制定自己个性化的信息源。虽然息的总量增大了,对个体来说已经自主完成了在海量信息中的重新组织。其次,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与增值。微博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

  总结:微博推广中微博信息传播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是转发次数,转发的次数决定了信息传播链路的长度,微博通过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并在转发的过程中达到了信息的增值效果。


  
信息网址:http://www.khcha.com/ziyuan/view11421.htm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