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传统媒体,微博的价值在于起到了“排气阀”的功能,使得社会负面情绪得到了很好地宣泄。公民也能更好的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时,微博推广还具备社会动员的功能。这跟推特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很不一样。
层出不穷的微博体被广泛模仿并迅速传播,主要有技术、文化和社会权力结构三方面的动因。从技术层面看,140字,爆炸式的信息量,超强的互动性,从技术层面决定了微博这种媒体形态必然是短平快的,情绪集中的,以快速、猛烈的方式传播开来。
在国外,推特更多的是社交媒体,是熟人、亲戚间交流的工具。这是社会权利结构上的差异决定的。
在文化层面,商业文化和政治文化催生两大类型的微博体。像淘宝体、凡客体,就是典型的商业文化的产物,社会化营销在娱乐、恶搞气氛中进行。而另一种类型的微博体则更多表达出批判性的政治文化。相比娱乐和恶搞,对公权力滥用的批判则更多悲情和激愤。当然,悲情、激愤有非理性的成分。
相比之下,国外的推特较少有成体系的“段子”。这可能跟语言本身的特点有关。而且,据不完全观察,英文推特上,很少写满140字,总是寥寥数语。中文微博中,我们则喜欢把140字撑满,甚至再链接上一条长微博。特定的网络流行语,各种各样的微博体总是跟特定的事件关系太紧密。
我不认为该给网民贴上“乌合之众”的标签。非理性的情况的确存在,但现在更多的网民正在逐渐变得更理性。勒庞在20世纪初对大众心理特征的解释,用在当下,部分已经有些过时。个体不该成为被责怪的对象。浅白、轻松的“戏仿”是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理性精神、无厘头文化的写照。
总结:或许微博的热度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更遑论微博推广的延续了。事件一旦过去,这种微博体或者流行语就迅速地被遗忘了。现在还有谁会去在网上写凡客体?已经OUT了。这也决定了微博体的句子、段子想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非常难。
信息网址:http://www.khcha.com/ziyuan/view11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