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兴起网上搜搜“对症自诊”
客户查询网整理 发布日期:2014/2/11 0:00:00

 生病上医院,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身体有啥不对劲不去医院,喜欢上网搜,在网上“求医问药”,对症自诊。对此,专家提醒说,医生不可自己当,网上大夫更不可盲目相信。  
   乳房有肿块,网上自诊被吓哭   网站推广
  33岁的王静(化名)是某事业单位的员工,平时非常注重保健,一遇到身体不适,经常上网搜搜,对症自诊。这个五一节,她的一次网上自诊将自己和家人吓得不轻。  
  五月一号晚上,王静在洗澡时突然发现,自己的乳房有些痛,用手摸还有一个小疙瘩。“乳腺癌?”当即,她大脑轰的一声:“糟了”。匆匆洗完澡后,她立即来到书房,打开电脑,把自己的症状输入网页,在网上查找相关情况。望着网友、专家们的一一介绍,王静越看越害怕,吓得自己一下子哭了起来。“我可能得乳腺癌了……”话没说完,王静便抱着老公痛哭起来。一番安慰后,王静哭哭啼啼地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公。原来,自己左侧乳房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她将自己的症状上网一搜,很多网友和专家都说可能是乳腺癌。震惊不已的老公连忙追问,问的是哪个专家?这才知道老婆是在网上查看的结果。“简直是胡闹,网上的也能信啊?”第二天一早,老公带着她来到医院乳腺外科检查。结果,根本不是乳腺癌,只是很常见的良性肿瘤“乳腺纤维瘤”而已。据了解,类似王静这样的希望“网上看病”一族眼下不在少数,而且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年轻人身体有了不适,首先想到的是先“上网搜”,网上对症自诊正在都市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其中,男科、妇科、育儿、肿瘤、肝病的话题最为活跃。  
  网络自诊,水分多、掐架的也多  
  网上看病果真如此火?昨天,记者在网上随意输入一些疾病症状的关键词,立网站推广马跳出一长串回帖,从普通的感冒发烧,到肿瘤等疑难杂症,应有尽有。解答者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门,网友、专家等等不一而足,回帖的人似乎人人都是“医生”,个个都是“专家”。  
  只要你一发帖询问,就有网友回帖支招,有现身说法安慰的,有帮忙诊病的,还有热心提供特效药的。有的网友看不懂心电图和检查结果,也发上网让人帮忙看。甚至怀孕的B超检查单,也有人贴上来,打出胎儿的头颈的尺寸,双顶径的尺寸,拿上来交流,以此推测男女。而一些“专业人士”在线解答疑难杂症,如“在线医生”等免费咨询网站最受欢迎,网友只要和“在线医生”对话,“在线医生”就能根据咨询者说的症状提供治疗方法,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  
  在琳琅满目的问题当中,记者发现,网络自诊给出的意见经常五花八门,掐架的现象不少在少数,既有网友的意见,也有“专家”的意见,信谁的,不知所从。  
  记者一朋友老婆怀孕已5个月,正值荠菜上市的时节,她很想吃荠菜水饺。由于不知道吃荠菜对腹中的宝宝有无影响,她便去网上搜了一下。结果不搜不要紧,一搜吓一跳。有网友说能吃,没有关系;有网友说,多吃不宜,不要过量就好。更有帖子说孕妇忌食荠菜,因为荠菜的提取物醇有类似催产素一样的令子宫收缩的作用,如果孕妇食用荠菜,很容易导致妊娠下血或胎动不安,甚至导致流产。吓得朋友老婆一下子没有了食欲。  
  网上搜病为啥火  
  方便不排队,解答比医生详细  
  “网上看病,图的就是方便,有很多答案供自己参考。”针对年轻人热衷于“网上看病”,接受采访时,一位网友直言:去医院看病,排队、挂号、交费、候诊,等轮到自己看上专家,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我还怎么上班?听完病人的介绍,医生简单问两句,笔底下已经开了一堆药和检查单,两三分钟就将你打发了,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所以现在我一遇到问题,如果不重,先将自己的病在网上一输,很多回答比专家还详细。”   网站推广
  “大家平时上班那么忙,哪有时间去排队啊,还不如在网上搜搜省事,敲敲键盘就行,就是图个方便。”市民肖女士说,一般她身体有点啥问题,都是先在网上搜搜,看看自己症状可能是哪些病,心里有个底,觉得严重了,再到医院检查。  
  网上大夫不可盲目相信  
  “人长什么样都没见到,仅凭说说,就敢下结论他得什么病?”对于市民喜欢到网上自己看病,南京市中医院名医堂主任王挺很是不解:自己都能看病,那还要医生干吗?  
  王挺表示,遇到不适比如头晕,上网搜一下,了解头晕背后可能的问题,比如颈椎病、失眠、高血压等等,在这方面,网络对于医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的普及作用。但他同时表示,网上有很多医学知识都不是权威医疗机构提供的,而且,即使是相似的症状也可能有不同的病因,一些小毛病可能隐藏着重大的疾病,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学检查才能确认,仅靠症状描述无法辨别。  
  “中医学上注重望闻问切,临床检查,如果连病人的面都没见到,仅凭主述病史,就轻易下结论得什么病,让人难以想像,而且也没有医生有这么多时间来回答病人的提问,是什么人在回答,网友要警惕。”王挺认为,任何网络上的自我诊断都无法替代医生的实际诊断,对于网络,人们不仅要学会选择性地接受,更要学会选择性网络推广地拒绝。热衷在网上对号入座给自己“自我诊断”,一味相信“网上自诊”的结果,很容易造成误诊,甚至延误病情。对于网上自诊流行的现象,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认为,根据网络、书籍“自诊”的现象在所难免,不仅不会减少,还可能增多。而究其原因,除了资讯发达外,年轻的白领工作压力大,小毛小病没有时间看也是重要的一面。  
  但他表示,不能因为年轻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就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对网上的诊断结果过于信赖。“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疾病,因为一个小细节的忽略,诊断的结果往往截然不同,不经过专业的医生的诊断,不经过临床检查,这是难以想像的。”胡晓翔认为,网络上有关养生保健的可以参考,疾病诊断还得去看医生,也更为靠谱。他提醒说,去医院看病挂号,医生的诊断需要负法律责任,错了要承担法律后果。而网上自诊,网友、网络营销网上大夫都是虚拟的,据此治疗,一旦出问题,谁来为你的健康负责?
本文转载自 SEO网站优化科学技术协会


  
信息网址:http://www.khcha.com/zixun/view12924.htm
相关信息